如何在PS中把模糊的照片處理得更清晰
原圖
完成圖
1。激活通道面板,觀察RGB三個通道,發(fā)現(xiàn)紅色通道中的信息比較豐富,質量較高,決定用紅色通道工作。復制紅色通道為紅色通道副本。執(zhí)行濾鏡-風格化-照亮邊緣,參數(shù)如圖。
激活通道面板
2。對紅通道副本高斯模糊,如圖
對紅通道副本高斯模糊
3。用色階命令對紅通道副本進行調整,參數(shù)如圖:
用色階命令對紅通道副本進行調整
4。設置前景色為黑色,選擇合適的筆刷工具把不需要銳化的部分涂掉,如遠景等。
設置前景色為黑色
5。選區(qū)已經做出來了,然后把紅副本通道作為選區(qū)載入,回到圖層面板,將背景復制一層,不要取消選區(qū)。執(zhí)行濾鏡-藝術效果-繪畫涂抹,參數(shù)如圖:
選區(qū)已經做出來了
6。再將背景副本復制為背景副本1,將背景副本1移動到背景副本之下,將背景副本1的透明度改為30%,將背景副本改為濾色,目的是將畫面稍微調亮。
再將背景副本復制為背景副本
修理后的圖片
這樣便可使原本模糊不清的畫面,變得清淅不少了,不妨試一試這個方法,很管用的呀!
注:有朋友說照著做出不來效果,請朋友們仔細看下面這段文字,理解制作原理:
查找一個最適合的通道,查找原則:該通道內的白色區(qū)域(可以被選擇的區(qū)域)包涵需要處理的部分。比如有一張人像的照片,中間人物的衣服和臉部需要變得清晰一些,那就需要在、G、B三個通道中選擇一個白色區(qū)域覆蓋最廣泛,同時也是相對來說最亮的通道,這就相當于我們獲得了處理象素時必要的選區(qū)
復制該通道,然后來處理這個Alpha通道(通過新建出來的或復制原色通道而得到的通道就是Alpha通道),然后使用 濾鏡-風格化-照亮邊緣(邊緣的寬度一般情況下不要太大,3以內的值就OK了;邊緣的寬度根據(jù)你需要處理區(qū)域的大小而定,值一般偏大;平滑度建議設置為3以內的值,因為高了得到的選區(qū)會產生透明度,我們首先要獲得大選區(qū)之后再修正都行,就像雕刻眼睛要先刻小一點,而鼻子要先刻大一點,才有更多的處理空間)。這項操作的目的是為了去除不需要的部分(總不可能復制來的通道中的選區(qū)全部是你需要處理的部分吧),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需要部分的亮度(在通道中提升的亮度就是加強白色部分選區(qū)中或者邊緣的不透明度)
之后高斯模糊。聰明的人也許會問,剛才為了提升亮度而做了操作,這一個高斯不就全白費了?在此我對你的疑問表示贊賞和肯定。
其實這種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如果你仔細觀察得到的通道會發(fā)現(xiàn),經過照亮邊緣這個操作之后得到的白色區(qū)域有種視覺上被“銳化”的感覺,其實不過是提升了白色的亮度的同時,將很多一些細節(jié)的部分也精確等量的提升了指定值的亮度,摳圖的時候我們都要仔細的處理一絲一毫的多余區(qū)域,在這里也是一樣的,高斯模糊可以更快捷、全面的幫我們達到這個目的
也許有人會指著剛剛高斯過灰灰的通道說“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實根本不是這樣的”。沒錯,這時,我們同樣可以使用 圖像-調整-色階 這道經典的命令,通過調整該通道直方圖中的白場和黑場(直方圖下的白色和黑色三角箭頭,不是最下面黑白漸變下面的兩個?。?,將黑場向右邊拖、白場向左邊拖、中間的灰場不變,讓整個通道中的對比度降低而使得白色達到我們所需要的范圍;記得,一要適可而止,不要太過分了,作圖是嚴謹?shù)?。怎么樣?還有什么好說的?
最后自然是拷貝一份,然后修正不需要的白色區(qū)域,用套索工具或者硬度100%的畫筆進行修正,大大咧咧一點,仔細一點,很快將不需要的部分用R G B=0 0 0 的黑色蓋掉
按住Ctrl點擊剛處理完畢的通道,回到圖層面板中,選擇背景層-ctrl+j
在范例中的圖片,作者是使用 濾鏡-藝術效果-繪畫涂抹 給予適當?shù)闹抵笤O置適當透明度再調整圖層混合模式最終完成的,實際效果不管怎么樣都不理想,這里我采用的方法是將剛才拷貝的圖層調用“疊加”模式+50%不透明度
這個范例的啟發(fā)點:不管在處理什么樣式的照片的時候,獲取適當選區(qū)后對某些邊緣部分進行對比度的降低就可以達到肉眼意義上的銳化效果,而且比較自然,當然如果你愿意直接調用銳化也可以,記得在新圖層上做,同時調整適當?shù)?圖層混合模式外加一定的不透明度也可以取得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最后送大家一句,方法是用來啟發(fā)大腦的,不是用來一味來模仿的。
完成圖
1。激活通道面板,觀察RGB三個通道,發(fā)現(xiàn)紅色通道中的信息比較豐富,質量較高,決定用紅色通道工作。復制紅色通道為紅色通道副本。執(zhí)行濾鏡-風格化-照亮邊緣,參數(shù)如圖。
激活通道面板
2。對紅通道副本高斯模糊,如圖
對紅通道副本高斯模糊
3。用色階命令對紅通道副本進行調整,參數(shù)如圖:
用色階命令對紅通道副本進行調整
4。設置前景色為黑色,選擇合適的筆刷工具把不需要銳化的部分涂掉,如遠景等。
設置前景色為黑色
5。選區(qū)已經做出來了,然后把紅副本通道作為選區(qū)載入,回到圖層面板,將背景復制一層,不要取消選區(qū)。執(zhí)行濾鏡-藝術效果-繪畫涂抹,參數(shù)如圖:
選區(qū)已經做出來了
6。再將背景副本復制為背景副本1,將背景副本1移動到背景副本之下,將背景副本1的透明度改為30%,將背景副本改為濾色,目的是將畫面稍微調亮。
再將背景副本復制為背景副本
修理后的圖片
這樣便可使原本模糊不清的畫面,變得清淅不少了,不妨試一試這個方法,很管用的呀!
注:有朋友說照著做出不來效果,請朋友們仔細看下面這段文字,理解制作原理:
查找一個最適合的通道,查找原則:該通道內的白色區(qū)域(可以被選擇的區(qū)域)包涵需要處理的部分。比如有一張人像的照片,中間人物的衣服和臉部需要變得清晰一些,那就需要在、G、B三個通道中選擇一個白色區(qū)域覆蓋最廣泛,同時也是相對來說最亮的通道,這就相當于我們獲得了處理象素時必要的選區(qū)
復制該通道,然后來處理這個Alpha通道(通過新建出來的或復制原色通道而得到的通道就是Alpha通道),然后使用 濾鏡-風格化-照亮邊緣(邊緣的寬度一般情況下不要太大,3以內的值就OK了;邊緣的寬度根據(jù)你需要處理區(qū)域的大小而定,值一般偏大;平滑度建議設置為3以內的值,因為高了得到的選區(qū)會產生透明度,我們首先要獲得大選區(qū)之后再修正都行,就像雕刻眼睛要先刻小一點,而鼻子要先刻大一點,才有更多的處理空間)。這項操作的目的是為了去除不需要的部分(總不可能復制來的通道中的選區(qū)全部是你需要處理的部分吧),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需要部分的亮度(在通道中提升的亮度就是加強白色部分選區(qū)中或者邊緣的不透明度)
之后高斯模糊。聰明的人也許會問,剛才為了提升亮度而做了操作,這一個高斯不就全白費了?在此我對你的疑問表示贊賞和肯定。
其實這種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如果你仔細觀察得到的通道會發(fā)現(xiàn),經過照亮邊緣這個操作之后得到的白色區(qū)域有種視覺上被“銳化”的感覺,其實不過是提升了白色的亮度的同時,將很多一些細節(jié)的部分也精確等量的提升了指定值的亮度,摳圖的時候我們都要仔細的處理一絲一毫的多余區(qū)域,在這里也是一樣的,高斯模糊可以更快捷、全面的幫我們達到這個目的
也許有人會指著剛剛高斯過灰灰的通道說“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實根本不是這樣的”。沒錯,這時,我們同樣可以使用 圖像-調整-色階 這道經典的命令,通過調整該通道直方圖中的白場和黑場(直方圖下的白色和黑色三角箭頭,不是最下面黑白漸變下面的兩個?。?,將黑場向右邊拖、白場向左邊拖、中間的灰場不變,讓整個通道中的對比度降低而使得白色達到我們所需要的范圍;記得,一要適可而止,不要太過分了,作圖是嚴謹?shù)?。怎么樣?還有什么好說的?
最后自然是拷貝一份,然后修正不需要的白色區(qū)域,用套索工具或者硬度100%的畫筆進行修正,大大咧咧一點,仔細一點,很快將不需要的部分用R G B=0 0 0 的黑色蓋掉
按住Ctrl點擊剛處理完畢的通道,回到圖層面板中,選擇背景層-ctrl+j
在范例中的圖片,作者是使用 濾鏡-藝術效果-繪畫涂抹 給予適當?shù)闹抵笤O置適當透明度再調整圖層混合模式最終完成的,實際效果不管怎么樣都不理想,這里我采用的方法是將剛才拷貝的圖層調用“疊加”模式+50%不透明度
這個范例的啟發(fā)點:不管在處理什么樣式的照片的時候,獲取適當選區(qū)后對某些邊緣部分進行對比度的降低就可以達到肉眼意義上的銳化效果,而且比較自然,當然如果你愿意直接調用銳化也可以,記得在新圖層上做,同時調整適當?shù)?圖層混合模式外加一定的不透明度也可以取得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最后送大家一句,方法是用來啟發(fā)大腦的,不是用來一味來模仿的。

相關推薦
- 2015-12-09相機焦距沒有調整好拍出來的照片很模糊用PS如何處理呢
- 2015-12-31數(shù)碼照片照出來很模糊用ps后期該怎么處理
- 2016-02-24PS怎么做能把模糊的圖片調整得很清晰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