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拍攝飛鳥 1
拍攝野生動物具有一種特殊的魅力,拍攝飛翔中的鳥類也是如此。但如何拍好飛鳥,仍然需要堅強的毅力,并能熟悉你所使用的器材,還要多練以摸索經(jīng)驗。許多被攝體是靜止,或者至少他們能處于你的控制之下,在按快門之前,可以花較長的時間進行構(gòu)圖和決定曝光。而大多數(shù)的自然攝影卻不然,被攝體快速運動,不容你有富裕的時間構(gòu)圖,必須尋找機會抓拍。尤其是一些鳥類很機警,一旦感覺到你的存在就會溜之大吉。因此,除了具備攝影師應(yīng)有的技巧外,還要善于隱伏跟蹤。拍攝飛鳥重要的是選擇器材。器材必須輕便。適應(yīng)長途旅行,相機和鏡頭必須易于追蹤飛鳥。另外,必須了解在各種情況下如何對天空測光。出于這些條件,選擇帶有馬達和光圈優(yōu)先的35 毫米相機是比較理想的。通常,拍攝飛鳥往往受到鏡頭的限制,開大光圈的同時,你還必須盡可能使用高速度,以便捕捉飛鳥的雙翅和身體運動的動作,選擇鏡頭也很重要,理想的鏡頭是,焦距盡可能地長,重量盡可能地輕,光圈盡可能地大。許多飛行鳥的體型都很小,要得到一個相當大的影像,需要很大的放大率。為了防止顫動和輕便,300毫米鏡頭是比較理想的鏡頭。比較而言,400毫米以上的鏡頭不易對焦,而且也容易晃動,而反射式長焦鏡頭卻很實用,它輕便,易聚焦,操作方便,唯一令人不滿意的是口徑偏小,而且只有一個光圈值。由于使用長焦鏡頭時相機和鏡頭加起來重量較大,拍攝飛鳥又要長時間等待、構(gòu)圖,所以手持相機堅持不了多一會兒,最好是把相機支在三角架或獨角架上。湖畔和海邊,樹林和水庫是飛鳥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拍攝前應(yīng)對被攝鳥類和地點有所了解,掌握最佳拍攝時機,另外,要了解季節(jié),光線對拍攝鳥類的影響,了解什么樣的光線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效果。A:拍攝靜止的鳥就從拍攝靜止的、或者是移動緩慢的鳥說起,拍鳥的第一技術(shù)要素便是手穩(wěn),我們都知道拍攝鳥兒這種靈活的物體需要足夠的快門速度才能凝聚瞬間的影像而使照片不模糊,但是要知道“足夠的快門速度”很大程度上是相對于手的穩(wěn)定性而言的。手晃動得厲害,對快門速度的要求自然更高,這點尤其在使用300mm以上的超長焦時格外重要!想保持手穩(wěn),關(guān)鍵功夫可不僅僅在手上,而更在于身體的姿勢,只有保持最平穩(wěn)的坐姿或站姿手也才能端穩(wěn)相機。一般來說如果不使用三腳架的話,采用半蹲或坐姿拍攝是最有助于手穩(wěn)并且相對省力的。 如果手持姿勢得當,則不必使用很高的快門速度就能把靜止的鳥拍清楚,這樣意味著可以使用較小的光圈和較低的ISO值以得到更好的畫質(zhì)!就以我為例通常如果是坐姿手持拍攝的話,200mm的焦距使用1/125s的快門速度都是可以的。當然也有很多人拍鳥都會選擇使用三腳架支撐相機,但是我是不推崇使用三腳架拍鳥的。對于拍靜止的鳥,如果實在對抖動要求很嚴格的話,帶上個三腳架還是很保險的(當然如果不嫌沉的話),三腳架在天色昏暗的時候尤其有用,因為這時快門速度會更慢,手持拍攝會相當困難。然后要說的是拍什么,靜止的鳥雖然相對好拍,但是并不等于靜止的鳥容易拍好!比如你經(jīng)常去動物園拍一種鳥的靜止狀態(tài),則到最后很有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拍到的全是千篇一律的鳥--照片里就是鳥,什么也沒有!那么這種照片就只可能是一種簡單的記錄,仿佛全都是在說明:“看!我拍到了一只鳥!”為了避免機械性的記錄般地拍片,拍攝者就必須嘗試從不同角度、配合不同背景、帶有目的地拍攝一張鳥片,給這張鳥片賦予一定創(chuàng)意和意義,而靜止的鳥可以任由你去構(gòu)思如何拍攝,這是再好不過的了。于是,拍攝靜止的鳥時,不要把它當作“一只鳥”,而就當成是你的一件作品,比如你肯定有某些方面的照片拍得好,那拍鳥也帶著同樣的期待去拍,這樣往往拍到的鳥片才會令自己感覺是攝影作品而不是科考記錄,自己的鳥片才會不斷進步。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jié)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xué)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
